20世纪90年代,为了摆脱贫困的命运,李本才捋起袖子,成为公民镇第一批“血牛”。他15岁就开始卖血。“那几年,我卖的血加起来有上千斤。”李本才说。
当时,河南有不少“地下血站”,来了就抽,不用化验,因而吸引了很多农民工。为了节约成本,血站老板把很多人的血液混到一起,共用一套血浆分离器。血浆分离后,再把剩下的血细胞输回献血者体内。一旦有艾滋病病毒混入,就会快速在献血者之间传播。然而,当年李本才并不懂得这些,他只知道,卖一次血,可以得50元。
1995年,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李本才和妻子回到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寒流”。他往茶馆里一坐,喝茶的人立刻起身,一个个往外溜。而他一走,老板就把他用过的“艾滋茶杯”扔掉,甚至连他坐过的凳子,也一同甩到垃圾堆。而他的女儿在学校也被称为“艾滋娃”,谁也不愿挨着她坐。他的头发又长又乱,却没有一家理发店肯给他理发。
“艾滋明星”的创业旅程
2002年7月,中英项目办投资3.5万元,为感染者建起了第一家企业――蜂窝煤厂,李本才负责经营。刚开始,大家干劲十足,产品热销过一阵子。2003年3月,由于种种原因,蜂窝煤厂被迫停产。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经历,却点燃了感染者们创业的热情。
2002年9月,李本才在镇上开了一家“长明茶馆”。濮存昕为他题写了馆名。茶馆的墙上,贴满了艾滋病宣传画。柜子里,是免费的安全套和宣传资料。李本才还印了名片,头衔是:中英项目艾滋病宣传员。
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中国。公民镇的艾滋病感染者代表应邀来到北京,和首相夫妇见面。布莱尔:“你知道世界上有个英国吗?”李本才说:“我不晓得有个英国,只晓得有个英镑。”一句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布莱尔饶有兴趣地说:“如果有机会,我想到你茶馆里喝茶。”李本才说:“你来嘛,我拿最好的茶叶给你。”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在公民镇,李本才并不以弱者自居,而是常常扮演强者的角色,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会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
公民镇有个“艾滋剧团”,名气很大。这个剧团是个临时班子,所有演员都是感染者,李本才是剧团的骨干。
2003年11月27日,剧团在公民镇首次公演。当时下着小雨,台下却挤满观众。同年12月1日,剧团来到成都娇子音乐厅演出。2004年11月,他们在成都与濮存昕同台演出;12月,他们到北京公演,并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一群从来不知道表演为何物的农民,场场演出却都获得掌声。
“记者问我为什么敢上台曝光,我说,总得有人站出来,如果都怕曝光,艾滋病歧视怎么消除?我希望艾滋病在我身上停止,不要再传给别人!”李本才说。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宋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