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邮件门 透视看客心理(图)
2010年03月23日 14:33 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渣打邮件门”(资料图)

“渣打邮件门”中,当事人的三封邮件被“英语爱好者”当成四六级范文进行分析点评。

三月,“渣打邮件门”爆出,瑞信银行某白领给所有朋友群发邮件,指责身为渣打银行高管的丈夫和其下属出轨,被指责方同样以群发方式回信,为自己争辩。由于三位主角均是金融业高级白领,信件皆以英文写就,该事件迅速被“恶搞”,被翻译成北京话版、上海话版、南京话版等多个版本,甚至还有人拿这些英文信当例子,讲解起了四六级语法。同样是第三者插足,三年前的北京姜岩事件(姜岩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了被丈夫背叛的全过程,2007年底跳楼自杀),却激起众多网友义愤,不仅人肉出轨者和第三者,还在现实中声援姜岩家人,迫使出轨者和第三者被公司辞退。

同类事件,事隔三年,网络看客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在网络上贴“大字报”此路不通后,遭遇婚姻问题者该怎么办?记者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及情感专栏作家们进行了一番探讨。

见惯不怪,人们逐步脱离道德评判

新京报:和姜岩事件相比,“渣打邮件门”为什么会被网民如此恶搞,像娱乐新闻一样广为传播?

卢悦(以下简称“卢”):这是一个信号。一开始,网络是解决家庭危机的强有力的舆论工具,围观者会很投入地加入讨论。但是随着这种“晒家丑”的行为日渐增多,人们的心态就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大家觉得见惯不怪,忍受阈值提高,并不觉得是件大不了的事;另一方面,人们也会觉得无奈,乃至有些绝望,就用恶搞来消解焦虑感;还有一方面,通过不停地晒来晒去,各方参战者和围观者的不断讨论,人们发现情感之事很难用道德评判,围观者日益感到自己成了别人游戏的工具,干脆不参与游戏,做纯粹的看客好了。你所说的娱乐精神是一种宽容度的提高,人们渐渐地脱离了道德评判,在更高层面看这种纠葛,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淡漠,或者说自我保护。

鱼顺顺(以下简称“鱼”):说到底不过是两女抢一男,前者让外人不平,但后者让外人觉得太搞,妙在男人也加入进来了,把糗事当好事宣扬,变成娱乐新闻。道德是什么啊?她要是痛快离婚,道德还站在她这,不离婚,谈什么道德,不爱你的男人,还想男人守你一辈子,那不是虐待自己坑害别人?

苏芩(以下简称“苏”):很明显,如今大众对“小三”这事儿的心态越来越开放了,看得多了,大众也开始抱以“娱乐化”的态度了。如果说当年姜岩那一场,大众还有更多的自身情绪带入感和参与感的话,那现如今这一场大众看热闹、图乐子的心态更多。以前大家对“小三”是仇恨的,但现如今可能就是有点“揶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闫昭遐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0 (Ubuntu)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0 (Ubuntu)
博客论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0 (Ubuntu)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0 (Ubun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