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安全门 是最安全的吗?(资料图)
在调查了105起空难事故中的2000名生还者之后,2008年,格林威治大学与民航专家联合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不管是前舱、后舱还是机身中部,靠近安全出口的位置生还几率都是最高,达到65%;距离安全出口由近及远位置,其生还几率也从64%逐步降低到53%。虽然这一调查结果并未被普遍认可,但却与这次伊春飞机失事的生还乘客座位情况“巧合相似”。
据伊春市委书记许兆君透露,飞机失事前,飞行人员与地勤人员沟通,说可以看到地面的灯光,请求正常降落。他说,飞机是拦腰折断,大部分死伤出现在后半个机舱。而据央视报道,失事飞机前半截的后半部分,也出现了较多死伤。这两处,恰恰是图片中所显示的低生还率(53%)部分。但吊诡的是,此次空难中,逃生舱门竟然打不开。
据悉,劫后余生的失事飞机机长齐全军面部严重受伤,意识尚清晰,但是说不清楚话,尚不能对飞机失事经过进行描述。昨晚7时许,一架客机临时调飞伊春,将13名重伤员送往哈尔滨治疗。
■讲述幸存者还原伊春空难惊魂之旅
前舱有个破洞,快跑!
【起飞】天气很好,飞机是新的
夜色中,哈尔滨太平机场跑道上的地面导航灯勾勒出笔直的方向,飞往伊春林都机场的VD8387号航班缓缓开始滑行。李先生特意看了一下表,时间是晚8点51分。
或许是因为夜间进出港航班数量少,此次航程开始得特别顺利,飞机几乎是离开登机廊桥后就直接对准跑道准备起飞了。如果正常的话,从哈尔滨到伊春的航程大约是1个小时。
李先生于8点15分左右登上飞机,坐好后给朋友打了电话,告诉他准备一小时后到机场接机。
“在哈尔滨太平机场一切都很正常,当时隔着候机楼的玻璃看着那架飞机,我还感觉到能搭乘飞机从哈尔滨到伊春是一件很便捷的事情,因为如果乘火车得坐一夜。”李先生说。
伊春此时正是旅游季节,加之每天又只有这一个航班,所以上座率还是很高的。李先生坐在8排C座,他环顾机舱,一直到最后一排都有乘客。好像还有一个好几十人的旅行团,都彼此很熟悉地在聊天。
哈尔滨机场上空天气很好,飞机是新的,李先生感到很轻松:“起飞时一切正常,但谁都没想到会出这么大的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闫昭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