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类群体的有效措施是,通过发挥公共卫生政策的作用减少儿童不幸生活事件,以及支持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预防计划,提高孩子们的社会能力、应对技巧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学校、各种组织和社会如何处理自杀带来的后果可能对于预防自杀工作有影响。
需要重视的是,少年更容易模仿自杀行为,歌颂自杀行为的葬礼或纪念活动会鼓励少年模仿自杀行为。
1
毕业前夕研究生坠楼
◎事件:因感情得不到支持,这名女生决绝地在宿舍割腕
◎症结:创业失败、感情受挫、学业不顺,是大学生自杀相对集中的原因
再过几个月就要毕业了,2006年2月26日晚11时许,开学的第七天,广州一大学的女研究生就从宿舍楼9楼跳下身亡。认识她的人都说,死者面容姣好,性格开朗,旅游、唱歌、跳舞等活动都很积极地参加。
但她的死亡方式让人震惊。有知情者证实,这名女生先在宿舍里割腕,随后从4楼宿舍来到宿舍9楼顶的天台,并从上面跳下。
让这个花样年华的少女如此决绝的原因,是她和男友6年的感情得不到父母支持,加上毕业论文压力大,公务员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她选择了凋零。
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邓国旺,这个活跃的大四男生一心捕捉商机,但因为私刻公司的私章,被工商部门认为犯了诈骗罪,还被索赔36000元。灰心之余,他从楼上跳下,不料将一名大二女生砸死。
年少创业失败、感情受挫、学业不顺,是大学生相对集中的自杀原因。他们处在学校与社会的交界线上,还没有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但各种压力已经纷至沓来。
研究称,青年人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大学生又是其中的重要群体。对于这些年青人,专家认为应该有专业人士主动联系他们,并鼓励他们寻求帮助。学校和大学被认为是预防青年自杀的重要地点。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受过培训的老师和咨询师及时作出心理疏导。
失业男子三次寻死
◎事件:疾病、离婚、失业,不堪生活重担的高乐华一心求死
◎症结:近半自杀事件发生在25至60岁的男性身上
5月30日上午,47岁的高乐华从大德路省中医院7楼一个空中花园跳下,血溅当场。
疾病、离婚、失业。高乐华身上,集中了城市贫民的几乎所有特征。没有一技之长的他不堪折磨,曾经三次自杀。事发后,他的老母亲、哥哥、妹妹赶到现场,满脸悲伤,但他们也说,“他死了就不受苦了。”
高乐华只读到高中,没有特别的技能,多年来无固定工作。2004年,他在医院检查出腰椎间盘突出,借了几万元看病,手术效果不理想。他失业在家,靠老母亲的退休金维持生活,看不到还清债务的日子。高乐华42岁才结婚,两年后在他即将被推入手术室时,收到了妻子的离婚协议书。
最后一次自杀的当天上午,高乐华去了广东微创医院,医生说只要1.5万元就能帮他做手术,减轻病痛。但他带着诊治证明希望得到居委会帮助时,却被告知不符合救助条件。
这断绝了他最后一线希望。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的研究称,自杀是成年人的重要死亡原因。在很多国家里,几乎半数的自杀死亡发生于年龄在25至60岁的男性。精神卫生问题、困难的生活环境和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对成年人自杀行为影响很大。工作场所是成年人预防自杀的一个重要地点。但目前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预防自杀活动投资很少。限制获得致死性的自杀工具如火器、农药、汽车尾气、过量可致死的药物、在常发生自杀的地点增加保护性措施都可以减少自杀死亡的发生,尤其是冲动性自杀。
98岁老人寿诞前跳楼
◎事件:老太身体不好担心拖累子女选择自杀
◎症结:老龄化问题使自杀的长者人数逐渐增加
7月11日,一名98岁高龄的老妪从越秀区筑溪西街7楼跳下,当场身亡,而此前儿女们刚刚将她从香港接回,她的白寿(99岁寿诞)大典也正在筹备中,衣食无忧,子女孝顺,老人的选择实在让人费解。有人说,老太太因为身体不好,怕晚年拖累子女,遂选择自杀。
荔湾区还有一位83岁的老人,没有子女,丈夫逝世后,她独自在幽暗的小屋里度过了24年。她很少跟邻居说话,因为大家谈话的主题都是自己的儿女多么有出息,这让她难受。她不接受别人的帮助,蹒跚着上下楼给自己买盒饭,每天只吃两餐。最终,她在一个雨天从4楼跳下,送院后死亡。
对于老人来说,或许最值得安慰的就是儿孙满堂、共享天伦。但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孤苦的老人。他们或者没有儿女,或者儿女不孝,或者儿女一心追求事业,都得不到应有的关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钟跃东 陈良军张艳芬严艳 周文峰 方舒阳 陈永进 杨昱 编辑:闫昭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