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载“媒人墟”日渐式微
2010年06月11日 03:10 广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媒人碰面,会交流委托人的信息,并将信息用本子记录下来。

媒人墟的媒人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的老婆婆,有的连说话都开始有点含糊了。

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现已达376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每月的3、8、13、18、23、28日是开平市赤坎镇的墟日,而改革开放初期,每年都有大量的华侨回乡通过媒人介绍讨老婆,久而久之就在赤坎镇中华东路与牛圩路交接处二三十米的窄街,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媒人街”,高峰时聚集附近超过100名专职“媒人婆”穿梭其间,客串媒人则数不胜数。

但随着华人华侨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华人华侨在当地婚嫁变得更为容易,“金山伯”集体返乡相亲讨老婆的侨乡风景已经很难见到了。辉煌了数十年的赤坎镇“媒人墟”已日渐式微。墟日聚集的媒人人数已经锐减至目前的20个左右,且大部分已经是年过60岁的老婆婆,靠给当地乡镇一些大龄未婚青年做媒维持生计。

策划/黄文生、黄开鹏

文/图 记者黄国金

昔日:

赤坎墟中的“媒人街”

赤坎镇原是开平市最繁华的城镇中心,过去的开平华侨回乡多经该地中转,并聚居着大量的华人华侨。在每月的赤坎墟日都会聚集大量的商贩和各地前来“趁墟”的市民,因其繁荣而被华人华侨美称为“开平上下九”。

“媒人墟”其实指的只是赤坎墟的一小部分,具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现在已经难以考究。但据在当地做了数十年媒人的梁婆婆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开始有不少媒人,每逢墟日都会聚集在“媒人街”。媒人都为开平各镇村的妇女。

专职媒人平时走乡过镇的了解各村未嫁男女的情况,并向委托人推介未婚的男女。而每逢墟日,专职媒人都会聚集在“媒人街”碰面,交流各种未婚男女的信息,并着手安排双方的相亲事宜。

一个媒婆年撮合200对新人

上世纪90年代初,关婆婆一年就撮合了近200对新人,而其一生撮合的夫妻至少也有2000对,赤坎附近乡镇居民几乎没有一个适婚青年不知其名声。据近80高龄的关婆婆介绍,通过媒人街寻偶的未婚男女,既有赤坎本地的,也有其他镇区的,甚至广州、我国港澳台和国外的。大龄青年有的会亲自前来,但更多的不是其本人亲自来,而是托父母或者亲友客串媒人到媒人街“碰碰运气”。

赤坎媒人通过结成同盟,大大提高了配对成功率。改革开放至2000年以前,每位媒人一般每年都能撮合近百对新人,其高效在当时名噪一时。为此,即便介绍的对象对对方并不满意,一旦赤坎媒人领他们见面了,还是要收取一些“茶水费”的。而一旦做媒成功,媒人一般分出国、港澳台、城市和农村等四种对象收取酬劳。出国收费最高,根据家境最高可收数万元。

今朝:

媒人骗“茶水费”吓怕委托人

“我有一个朋友相亲了100多个,才找到喜欢的。”正在委内瑞拉的华侨丹雨告诉记者,该国的华人华侨的择偶条件比较高,因而该国有一些华人华侨喜欢回到选择空间更大的国内进行择偶。但由于国内对媒人市场的管理并不规范,她的一个朋友托人到“媒人墟”找对象,结果重复花了100多次的“茶水费”,算起来都有数千元了。

长期以来,有关部门都没有对民间自发形成的“媒人墟”进行规范化管理,媒人只需凭“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在“媒人墟”混饭吃。近10多年来,随着“媒人墟”日渐式微,委托人越来越少,一些媒人就开始在“茶水费”上下工夫,特别是遇到“金山伯”时。不是“金山伯”看不上,就是女方以各种托词拒绝,一轮相亲下来,光“茶水费”就能收上千元。

已经在香港取得居住资格的叮当,目前已经回到开平做生意。她告诉记者,由于媒人经常提供一些并不符合条件相亲对象,甚至串通合乎条件的女方“走场”,华人华侨对“媒人墟”的媒人逐渐失去了信心。即便想回来择偶,要更多的通过身边年纪相仿的朋友。“先让朋友把关,再回来相亲,更放心。”

本月8日是赤坎镇墟日,也是“媒人墟”开墟的日子。上午9时许,记者在曾辉煌一时的“媒人墟”看到,二三十米的媒人街,只有六七名年过6旬的老婆婆孤单地坐在路边。时不时有一些中年妇女走到她们身边,与她们简单地交流几句。而更多的时候,这些老婆婆只静静地坐在街边的石板上闭目养神。

专家:

侨乡文化遗产需加强保护

长期关注赤坎镇司徒氏图书馆的赐叔担忧,随着“媒人墟”仅存的20多个60多岁的媒人逐渐去世,带有鲜明侨乡文化特色的“媒人墟”将逐渐消失,而华人华侨回乡通过媒人相亲的那段历史也将被后人遗忘。赐叔认为,开平每年仍有很多华人华侨回乡相亲,“媒人墟”只要能规范管理,将会再次红火起来。

华人丹雨认为,华人华侨回乡找老婆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海外华人华侨表达对故乡认同的一种方式。但“媒人墟”日渐式微,华人华侨回乡找老婆越来越“唔知地”,很多的海外华侨华人都希望能有一个正规的涉外婚介机构,为海外华人华侨回乡找老婆提供保障。因而建立一个官方的正式婚介结构,将涉外的婚介业务规范起来,将有助于加强海外华人华侨与故乡的联系。

五邑大学冈虎教授则表示,江门目前对有着鲜明侨乡特色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还有待提高,很多富有侨乡文化特点的建筑和传统都在逐渐消亡。而保护侨乡的文化遗产并不能光靠市场运作,以经济价值作为衡量指标。冈虎教授建议,江门市文化部门应尽快展开全面的侨乡文化遗产普查,并通过广泛征求专家、市民的意见,确定保护对象,尽可能将正在被城市建设浪潮威胁侨乡文化遗产和已经日渐式微的侨乡文化遗产抢救出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黄国金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