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在美国的衰落之旅(图)
2011年01月10日 17:49 广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两项统计:精神分析疗效逊于不治疗

即使在精神分析的鼎盛时期,人们也不断对其提出质疑。1952年,美国莫里兹医院心里部部长艾森克经过比较后声称, 64%的神经症患者在接受其他心理疗法后有所改善,而只有44%的神经症患者在其分析治疗结束后有所好转,更让人没面子的是,就算不经过治疗,三分之二的神经症患者也能在两年内自然康复。肖特不客气地说,这样看来,如果说其他心理疗法只是疗效平平的话,那精神分析简直是在阻碍患者的康复了。

治疗精神分裂,精神分析疗法也惹来非议。肖特举例说,加利福尼亚卡玛里罗州立医院的两位研究者曾把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患者分成不同小组,一组主要使用精神分析疗法,一组使用药物,一组使用各种混合疗法,还有一组什么都不用。结果,使用精神分析疗法的患者住院时间最长,起色最少,他们甚至比不接受任何治疗的对照组更差。

外界公布的数据不利于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师自己又保持沉默,随着神经科学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的药物起效更快,精神分析走向衰落,就在意料之中。

一场诉讼:精神分析败给药物治疗

肖特还讲了一个跟诉讼有关的故事,在这场诉讼中,精神分析也落了下风。

1979年,42岁的内科医师奥谢罗夫因为出现抑郁症状,被送进一家私人医院。他要求药物治疗,但遭到拒绝。医生对他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精神治疗,希望他能退回到童年时最初创伤发生的那一刻。 奥谢罗夫等不及了,他转诊到另一家医院,接受了药物治疗,3个月内,他好转出院,但妻子已离他而去,合伙人也将他逐出诊所。

婚姻事业双双失败的奥谢罗夫将第一家私人医院告上法庭,理由是对方拒绝使用已被证明为有效的药物,耽误了他的治疗。仲裁委员会判决被告赔偿25万美元。双方都提起了上诉,但在最终判决下达前,案件以一个保密的赔偿金额庭外和解。

奥谢罗夫为什么能获得赔偿?出庭作证的一位哈佛精神病学家的证词或许能说明缘由。他说,被告所使用的心理疗法的效果从未经过对照试验验证,药物的疗效则已通过对照试验确定,而对照试验是科学的最终标准。

肖特将这场诉讼称为“对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医学疗法的最后一次羞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闫昭遐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