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攻坚中前行 向“看病贵”宣战
2010年12月13日 11:01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管理疏忽,技术失误,商业贿赂、医疗纠纷……12月9日开播的医疗职业剧《医者仁心》正讲述着“仁华医院”一年中的是是非非。接二连三的事情使这家公立医院成为一个即将爆炸“火药桶”。

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上下联动……近一年来,部分城市用实际行动演绎公立医院改革的艰难前行。全国47个国家和省级城市陆续拿出方案、启动改革试点,力图走出荧屏中所展现的现实困境。

“管办分开”在争议中破冰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每天接诊量多少?本地患者和外地患者的比例多少?老人孩子各多少?……对于这些问题,主管卫生工作的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连用了几个“不知道”,突显了当前北京市医疗机构管理的尴尬处境。

2010年10月27日,北京市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成立,致力于有效协调、整合优化所有在京医疗卫生资源。北京市还将成立由卫生局管理的医院管理局,负责市属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医院主要负责人聘任等。这是北京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迈出的实质步伐。

近一年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体制:有的成立市政府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在卫生部门下设执行机构;有的成立由卫生局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对医院实行全面管理;有的直接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有的成立在卫生行政部门之外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

如果说公立医院是深化医改的攻坚“堡垒”,那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则是这个“堡垒”的核心。

长期以来,我国在公立医院管理上职责不清,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出现监管缺位、执法不严等问题。今年2月出台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但是“管办分开”怎么分?相关各方至今存在不同意见,试点模式也多元。对于已有的探索模式,北京大学教授顾昕认为,盯着出资人设置在哪里没有意义,关键要看出资和监管是否分开。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表示,需要在跟踪、评估和比较这些不同模式中发现符合卫生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模式加以推广。

对老百姓而言,提高公立医院的效率和质量安全、能“看上病、看好病”才是最终的判断标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李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