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人挤在不到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富士康只是一个企业,不能承担一个城市的社会职能。”面对众多学者专家的解剖,刘坤坦承。
富士康作为一个世界级代工航母,用工人数很大。仅在深圳龙华、观澜两地就有40万员工,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小城市。
虽然人数和一个城市类似,但其他指标却远远逊于城市。城市里最基本的元素是家庭,但这里却是单个的个人;城市里有公益化比例和占地面积都很高的社会化设施,而这里虽然有网吧、游泳池等诸多公共设施,却难以满足几十万人的使用;另外,富士康也仅仅在近期,才成立了“关爱中心”这样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40多万人,就挤在不到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到下班时间,这里摩肩接踵,比深圳最繁华的中心城区华强北还热闹,走到路上都要侧着身。”刘坤说。
5月17日,记者在地处龙华的富士康园区探访看到,一些外来参观者经常用“震撼”两个字形容观感。这里有标准的足球场、有三甲医院、有企业大学,内设有情侣座、卡座、包厢座的网吧不仅可以免费上网,还可以免费点餐。“在深圳,企业如果有1个标准化的游泳池就不错了,我们有5个。”陈宏方说。
人们似乎并不能理解在硬件条件最好的深圳园区尚且能发生这样极端的事件,那么,在全国其他的富士康园区为什么没听说这种现象?
同样不能理解的是员工的流动率。富士康基层员工留在厂子里的时间,正在从几年前的3年,降到现在的一两年。富士康龙华园区资深副经理万红飞介绍,基层员工的流动率,在2004年、2005年,大约每个月为2%、3%,现在增加到4%、5%,几乎增加一倍。
9连跳发生后,富士康厂区门口的招聘点,依然有大量的人前来应聘。记者了解到,只要有报名者,几乎100%能被招进去。甚至,富士康还出台了一项特别措施,每位富士康员工只要能从老家将自己的亲戚朋友拉来做工,另有相应的现金奖励。
流水线上的青春
在富士康厂区,随处可见“魔鬼藏在细节里”的标语。这里的管理、运营乃至价值观,都堪称细节化。
每个人胸前都挂着一张工牌。用这个牌子,可以进出大门、到食堂用餐、上下班打卡。每张卡的背后都留有火警、匪警、工会、医疗、餐饮等方面的查询电话。
每位员工从流水线上下班以后,就连吃饭也是从传送带上拿饭盒,然后找到位子去吃。每天,位于厂区的中央大厨房都会源源不断地将按比例配置的饭食用锡纸包好,按时间分别供应到各个餐厅。
热点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董长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