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仅靠曝光还不够
2010年08月02日 09:25 广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2010年上半年,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对全市2611家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有437家医疗机构因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被记分,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16.7%。

曝光医疗机构的不良行为,当然是在医疗机构头上加了一道“紧箍咒”,可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这一招究竟能否在对医疗机构行为的约束上起到切实的成效,笔者仍抱谨慎的乐观。

其一,时下并非没有对于各医疗机构行为规范的监督部门,各级卫生局,医疗事故鉴定中心、甚至各家医院的医政处实际上都有着类似的作风监督功能,而相应的惩处措施其实也都有章可循,而医疗机构的执业问题其实也并非隐蔽性很强,许多甚至是连患者都心知肚明,监管机构哪能不知?既不缺监管者,监管难度又不高,假如这些业已建立的监督机构和惩处措施不能奏效,仅靠“不良执业行为”的曝光恐怕也很难药到病除。

其二,此次曝光的“不良执业行为”,更多集中于未经注册的医师或者护士独立从事诊疗活动,使用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资格的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未按批准内容发医疗广告或者使用过期、被注销、撤销的医疗审查证明文号发布医疗广告等。应该说,这些问题当然要治,但是存在于时下医疗体系中的问题其实还不仅是无资格无执照独立行医,更加普遍而隐蔽,且最为公众诟病的“过度治疗”问题,恐怕同样应该纳入“不良执业行为”,并给予曝光才是。

其三,由卫生部门监督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固然是不无道理,但卫生部门既是公立医院的父母官,承担着发展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之责;又要身兼监管者的角色。既是教练,又当裁判,如此角色重复,要想做到公平公正恐怕绝非易事。而这样的监管在执行过程中渐渐落入以往的俗套,法不责众、有名无实,倒是极有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给予曝光,当然大有必要。但是,仅有偶尔为之的曝光,其实还远远不够。唯有真正从医疗体制入手,改良医疗服务生态,让医疗服务更多地回归其本位而不是逐利化,“不良执业行为”才有望真正得到革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宋扬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