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08年12月初的北方冷空气大幅南下,气温骤降。国家疾控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艾滋病正在向普通人群扩散。这个消息让裹缩在厚厚棉衣里的人们又增加了一丝寒意。
这个冬天,我们也感受到了温暖的气息。几天来,与艾滋病毒感染者零距离接触,数小时采访长谈,我们体会到了这个特殊群体所经受的难言苦痛,了解到他们与疾病抗争、与命运搏斗的惊心动魄,更看到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凭借草根的韧劲,为艾滋病感染者生存环境的改善和权利的争取所作出的努力。
作为中国存活时间最长的艾滋病人,孟林把自己的生命视作“象征符号”,他为艾滋病相关的政策倡导奔走呼号,为各地感染者支持小组的组建透支体力。纵使一次次绝望无助,他也没有放弃,他要用自身的存在告诉其他感染者,艾滋病不等于死亡,艾滋病可以治疗。还有慕容枫,为改变更多人对艾滋病、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偏见,一次次深入社区学校,重复自己不堪的过去,一次次撕裂愈合的伤口……
这是最近慕容枫在北京某高校演讲结束之后真实的一幕:
“我就是艾滋病人,有什么想问我的吗?”礼堂里短暂的沉寂。
“我想给你一个拥抱。”一个男孩向慕容枫张开了双臂。
“请让我们给你一个心理支持。”在一个女孩引领下,礼堂内响起了整齐有力的节拍。
是的,一丝微笑,一次握手,一个拥抱,可以融化坚冰。但是,仅仅拥抱远远不够。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来说,现实生活中,他们举步维艰。
艾滋病药品几年前就已列入医疗保险范畴,为什么很多感染者却宁愿卖掉房子自己买药?许多像孟林、慕容枫这样的感染者站出来成为志愿者,为什么他们仍然隐姓埋名害怕曝光?
因为无知、恐惧和偏见。
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依然不足,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持的道德评判和歧视依然存在,普通人谈“艾”色变,感染者自己更是噤若寒蝉。这直接造成了艾滋病流行真实情况的遮蔽。庞大的感染人群处于隐蔽状态,他们无奈选择沉默,在黑暗中独自舔舐伤口,忍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几乎所有身份被暴露的感染者最终都选择了离开和放弃现有的社会关系。虽然法律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可是一旦身份暴露,病人遭到的常常是拒绝,由此导致的失业、失学、失家、无法就医事件屡见不鲜。拥抱之外,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接纳应该在社会更多的方面得以显现。
有研究报告说,艾滋病流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三个阶段,即对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影响,对部门和局部地区的影响,对宏观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在中国,前两个阶段的影响都已出现。
艾滋病并不远,如果我们还未正视和重视的话;艾滋病并不可怕,如果我们摘掉有色眼镜的话;艾滋病可以遏制,如果我们团结一心、分秒必争、同仇敌忾的话。
抗艾的路上,不容走得太慢。拥抱,只是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宋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