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普遍可及和人权”。本报记者走访了艾滋病人感染者、从事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志愿者和艾滋病研究者。通过他们的讲述,传达一个心声:对于艾滋病,人们不需要有很多不必要的恐惧,完全可以正常地对待艾滋病人。
长在女人堆里,对男孩感兴趣
在海南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协调下,11月26日下午,记者在海口见到了李成(化名)。初见李成,记者想像不出坐在记者面前的阳光男孩是一位艾滋病毒携带者。尽管天气有点冷,但快20岁的李成上身只穿着一件衬衫。工作人员问他冷不冷时,李成笑着说:“没事,身体棒着呢!”
采访中,李成谈吐清晰,没有一点紧张感,谈吐间显得比较阴柔。面对记者,李成毫不隐晦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者。“我也不知道,自己性取向有女性化的倾向,也许跟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吧。”李成说,他从小就生活在女人堆里,平时跟他玩得最多的伙伴是女孩子。潜意识中,他慢慢地发现,自己对女人比较了解,而对男孩则比较感兴趣,并希望能从男孩身上了解到什么。
初筛阳性,他抱着电话痛哭不已
“我是今年2月份才有所察觉的。”李成告诉记者,今年初,因为下身不适,李成到医院做检查,医生称患的是皮肤病。可他吃了药,也抹了药,没有见好,后来他到医院打了10天的针,症状也没有消失。后来,他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海口一家大医院做检查。医生检查,说他得的是梅毒二期。当时,他有毛囊炎,且淋巴结肿大。
“我自己到网上查的,当时心里很害怕。”李成痛苦地说,他从网上了解到,淋巴结肿大一般和梅毒及艾滋病有关。而进一步的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李成深深陷入痛苦之中。当疾控中心把HIV初筛呈阳性的结果电话告知给李成后,李成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整个身子就像棉花一样软绵绵的。“我当时抱着电话失声痛哭了半个多小时。”李成回忆说,当时他整个人一动不动,想了好多事,还想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将来父母怎么办?那几天,他每天都很晚才能入睡,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陈新 编辑:宋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