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是错误诊断
2010年09月20日 11:27 中老年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最近健康报上刊登了一篇“宫颈糜烂不是病”的文章,仔细阅读后深感震惊,继续查阅有关资料后,更觉得有必要写点东西,给读者提个醒。“宫颈糜烂”是妇科医学沿用了100多年历史的一个疾病名称,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这是一个错误诊断,要予以更正。

女性子宫的下端叫“宫颈”,中央开口处叫“宫颈管”,看上去就如同口唇。正常的宫颈有两种上皮,宫颈管内的上皮为柱状上皮,很薄,易透出粘膜下血管,肉眼观为鲜红色,有分泌功能;宫颈管外(阴道端)为鳞状上皮,肉眼看起来很光滑,呈粉红色。通常柱状上皮躲在宫颈内,妇科检查不易看见。当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时,宫颈口外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内侧的柱状上皮交界处发生位移,柱状上皮往外移,替代了原有的鳞状上皮,显示出柱状上皮黏膜的特点,鲜红色、不光滑。最初医生妇科检查时,肉眼看到宫颈的这种状态,误认为是一种疾病,因为看起来像皮肤的湿疹、糜烂一样,就将这种“疾病”称作“宫颈糜烂”,然后便一直沿用下来。实际上,这是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时的一种生理状态,正常发育的女性身体,都会出现所谓的“宫颈糜烂”,没有“宫颈糜烂”,倒是雌激素分泌有问题。医学上还发现在刚出生的小女婴当中大约有1/3会出现“宫颈糜烂”。刚出生的女婴根本不会有宫颈损伤,这其实就是母亲在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增高而影响到了女婴的子宫颈,女婴出生离开母体后,这种“糜烂”便会自行消退。而绝经以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也不会存在宫颈糜烂。

十几年前,国外教科书中已经废止了“宫颈糜烂”这一名称,而改用“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在国内,“改名运动”刚刚开始,2008年,最新的第七版五年制医学本科教科书《妇产科学》出版,在宫颈炎症一章中第一次采用了新的概念,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外移”(columnar ectopy)生理现象取而代之;取消宫颈炎的急性、慢性之分,也不再将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等现象都归纳为慢性宫颈炎的病理类型。

但在临床上,由于一些医生沿用旧的教科书上的内容,有的基层医生没有及时接受医学新知识的渠道,许多妇产科医生仍然习惯沿用宫颈糜烂这一诊断。也有一些医疗单位出于盈利目的,把这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说成是癌前病变甚至是宫颈癌,遍用药物、微波、激光和冷冻的方法,导致过度治疗,甚至手术切除,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专家提醒,“宫颈糜烂”不是疾病,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如果有其它不适症状,怀疑宫颈癌或者癌前病变,必须到正规医院通过细胞学检测及阴道镜检查进行确诊。

还有妇科常见的纳氏囊肿,也是由雌激素水平波动所致。在激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柱状上皮会退回到颈管内,鳞状上皮又会覆盖宫颈,使其恢复到表面光滑状态。当鳞状上皮覆盖住宫颈腺管时,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储留形成纳氏囊肿,所以无症状纳氏囊肿者,也不需要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智能抓取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