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王教授,这件事情是以局长写的日记里面的酒、色进入的,但是是以查出来他接受贿赂为出口的,所以有人说,网络是第二纪委,您怎么看待查处这个案件,这种戏剧化的过程?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这里面所说到的一入一出看起来好像有一些差距,因为我们看到首先这个事件在网络上曝光,由网络发起这样一种行动,好像刚开始是关注钱、色、权,但是在这个形式的背后,如果说涉及到钱、权、色,但是很快就会发现,钱、权、色的本质问题对一个官员来说,最核心的是权力和资源。这个时候事件就会变成一种公共事件,一旦公众高度关注了,这时候一系列法律制度,包括现实中的监督制度,能不能够迅速地启动,能不能够和时间赛跑,这就变成了一个网络行动和制度行动如何去对接的问题,我把这样一种一入一出解读为网络行动和制度行动一种良性的,比较成功的一个互动。
主持人:
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把局长被查处和当时对于周久耕这件事情的关注放在一块儿,但是我觉得还是不一样,因为周久耕,不管他抽的是名烟还是戴的是名表,是所有人能够看到的,但是韩峰写的日记,是非常具有隐私化的,他是被人以一种,我们现在姑且被认为是一种泄漏隐私的方式给泄漏出来了,源头不一样,这种查处能不能一样?
王锡锌:
我觉得从检察机关,比如说从纪委也好,从司法介入,包括检察机关来进行查处来说,我觉得日记所提供的这样一些记载的内容,包括钱、权、色的这样一种以第一人称来进行的描述,可能首先只能是作为一种线索,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也可以去理解为什么最后检察机关是以受贿这样一种方式来查处的。但是日记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另外一方面,您刚才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信息的源头,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看到以往,其实我们两个也讨论过的,周久耕这个事件,比如说抽名烟,戴手表,这是一个在公开的场合。
主持人:
谁都看得到。
近日,互联网上一个题为《广西这个局长日记啥都写》的帖子引发了网民热议,“日记”反映了广西烟草系统一干部的荒唐行为。3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党组决定对当事人可能涉及违法违纪问题正式调查。这个网帖内容以第一人称、日记体形式记录了广西烟草系统一干部疑似受贿、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情况。帖子在网上广为传播…[详细]
事件进展
王锡锌:
这个信息是公开释放给公众的,但是韩局长这样一个日记,有可能日记我们知道很多时候,它可能是记载一些东西,有可能表达他内心的一些隐私。所以这个意义上,我个人同意一些评论所指出的那样,发现或者说获得日记的这种方式,途径和手段,也许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去关注,这种信息到底是如何获得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王逾婷 编辑:闫昭遐
|
404 Not Found

商讯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