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自述有职业倦怠表现的10人工作时间在三年至八年,在现有职位上最长干了五年,最短者也有两年。受访白领郑小姐说,自己参加工作有八年了,已跳过一次槽,目前在一家网站工作近三年。由于在公司属于较高年资的编辑,上级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自己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工作效率比刚入行时低了许多。
“从两年前我就想放个大假,或者进修一下,但因为经济压力,到现在还是硬撑着。”郑小姐说,“她有时觉得非常沮丧,不知道是自己的工作态度出了问题,还是这份工作真的不适合自己。”
“伪工作狂”易背“情绪包袱”
不过,同样的工作岗位,为何有人能适应,有人变倦鸟?这与个人特质有关。“我们观察到,一些真正的工作狂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因为他们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谢永标说,工作狂的倦怠只是身体上的,一休假就能恢复。
反而是那些总是被动承担任务、责任感过重的“伪工作狂”。他们工作很勤奋,但容易给自己施加精神压力,背包袱。有些人明明已经感到疲惫不堪,不想做事,但不好意思或不敢拒绝上级派来的任务,久而久之也就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对伪工作狂来说,即使放几天假休息,心理上还是很累,工作效率还是不高。
有些倦鸟则属于性格情绪化、自我评价低、对己要求过高的完美主义者、以回避态度对待问题的人。特别是孤身飘在异乡,出现职业倦怠后,因缺乏人际网络支持,较少有倾诉对象来释放压力,因此应对压力的能力较差,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影响工作。
典型个案
职场“倦鸟”半年就医六七次
29岁的司政(化名)在广州一家外企公司工作。近半年来他因身体诸多不适到医院“报到”了六七次,所看病种包括颈椎病、肠胃病甚至是心脏病等。然而,每次都查不出问题,并严重影响了工作。不得已,他只好向公司辞职。
当他最后求助心理医生时,医生发现了他的发病规律。原来,他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所取得的成绩总是得不到上级主管的肯定,导致他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每当他违心接受任务时,身体就会产生种种不适,进而令他办事效率降低,更加不愿工作。随着业绩的不断下降,“疾病”的发作频率也越来越高,令他陷在恶性循环内无法自拔,连每天早上去上班,都变成了一种折磨。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任珊珊 编辑:闫昭遐
|
404 Not Found

商讯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