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好的陪伴者
2010年11月08日 17:03 《心理月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林童的妈妈在一次偶然常规体检中,确诊为肺癌。这场灾难没有任何征兆。

起初,我一直不愿意正视这件事,认为一定是误诊,或许是肺结核呢!我不断给自己暗示:我们是平凡善良的人家,谨小慎微,没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情,理应过太平日子。可一路走下去,现实没给我们侥幸的希望......我开始烦躁不安,无心工作,不断地咨询朋友,心乱如麻。从两家医院得到同样结论后,我来不及多想,只有争分夺秒联系最好的医生,给妈妈做手术。

白天焦灼,晚上流泪,身边没有人可以理解和陪伴,找不到有力的支持,一切都要靠自己。治疗的进展很慢,多数时候都在等待,可每天如果不干点什么,心里就好像长满杂草。我们为手术和打点关系花了很多钱,买了一肚子的委屈和怨气。怨恨自己没有能力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生;怨恨每走一步都是未知与被动;完全由自己作决定,又觉得承担不起。

手术后发现癌细胞转移,需要化疗。虽然我不再像起初那样坐立不安,但是内心深处又开始有千万个对立的念头不断跳出来:不应该去工作,要多陪陪妈妈,可是不工作怎么治病;应该换一种跟妈妈的沟通方式,可是除了苍白的鼓励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应该多去找偏方、寻求更多有效的信息,可是时间、精力上怎么都调配不开;也许不应该化疗,只是采取保守治疗,可是谁敢作决定?

道听途说的每一个消息都会影响林童的心情,母亲的病像电影《后天》中的阴霾始终挥散不去。无论做什么,即便是快乐的瞬间,都会旋即被忧愁笼罩。她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人,总想逃避。

目前,中国很多家庭都上演着相似的一幕——癌症死亡已位居各类死因的首位,每年新发癌症160~200万例。近5年来,肺癌(包括男女两性)及女性乳腺癌尤其迅猛增长,其中肺癌新病例增长了12万,而乳腺癌发病人数增长38.5%。

生活的变故把林童推向责任的最前方,责无旁贷,别无选择。她必须即刻以高昂的姿态去解决治疗中不断出现的反复与变数,义无反顾地成为妈妈强有力的照顾者和精神支柱。往往后者在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如果这一点做不好,患者和亲人都会感到很挫败。

粗暴的交流加重了我们的辛苦

陆涵的母亲因卵巢癌已去世多年。从诊断、手术到治疗的5年半时间里,她一门心思扑在妈妈身上,事事亲历亲为。但是“癌症=死亡”这个看法,如同一堵无形而厚实的墙壁,始终挡在本该最为亲近的母女之间。

自始至终,母女俩都较着一股劲儿。

<<上一页 1 2 3 ... 7 8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馥卿 编辑:闫昭遐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