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的经验教训
说到质量,我们可以由各种不同方面的质量改进。到底有什么样的工具提升我们的质量呢?我这里列了很多的内容,有些方面我们做得也不是非常的成功。在美国几十年来我们一直非常努力,但还是有些失败的地方。
1.培训
我们希望有接受良好培训的医生。如果要改进,需要改进教育和培训。在美国有一份非常好的报告,是关于继续医疗教育方面的调查,但是跟质量、卓越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项目,是维护的认证体系。也就是说你做医生做了10年,可能需要重新需要这样的认证,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体系,可以让我们在基础的标准上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2.反馈
前面我提到病人可能在医院里面遭受感染,在美国每个星期都要给医生开会,告诉医生出现哪些问题。现在我们有一个全国质量体系,我们会给医院和诊所一些反馈意见,告诉他们做的怎么样。听上去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但大家都知道,这些战略不见得一定能带来我们所需要看到的质量上的改进。
3.指导方针
前面我们也提到有全国范围内的指导方针。在美国呢,我们其实是非常关注对临床方面的指导方针。比如对糖尿病病人,专家会列出很长的单子,说糖尿病病人应该接受怎样的治疗,你把指导方针给医生,这样治疗的水准就会提高。
我们觉得,似乎这样医生就可以按照正规的程序和流程走,觉得通过这样的方法医生治疗水准会提高。在美国,可以看到大部分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没有成功。问题在于医生把它看作是对他们自己做出专业决定的干扰。
这些指导方针呢?对于在出现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或者在出现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就不能帮助医生。也有可能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至少现在在美国我们看到大家对这样的做法非常失望。原先支持指导方针的机构都快要不存在了,因为大家对这个指导方针都非常的生气。大家手中的资料,医院在书橱上,有50套这样的指导方针,你不可能每次治疗前都翻这些指导方针。
4.规章制度
对病患来讲,规章制度的监管往往让他们非常放心。有一个规章制度,有事情发生就有规章制度应对。举个例子,在美国我们想要提高医疗效率的时候,有很多的女士觉得在医院里面,他们生小孩的住院时间不长,就有一个规定。生产必须要待满40小时。但我觉得,这是非常糟糕的决定。你不能说把非常复杂的医学决定、非常复杂的个人情况,一刀切用一个法律法规说生产必须要住院40小时。现在,已经被淘汰了,这并不是非常合理可以使用硬性的规定。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董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