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药企会不会在追逐品牌过程中而忽略了药物的本质是用来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
杨伟强:其实药企跟药品、跟医生、跟患者,他们都是在同一个环境里面有一个互动,假如药品不能对患者带来任何的帮助,这个药一定会被患者抛弃,因为没有解决他们的问题,没有把他们的适应症缓解,他认为这个药没有效果,所以一定会把它抛弃。另外,医生也会抛弃你。所以药企在生产过程里,在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里,一定会牢牢的抓住受方和中介方(医生和药店里的工作人员)、和消费者。国家有一个对副作用的监控职能,所以也会跟政府维持很紧密的关系,因为当我们有副作用发生的时候,会主动跟政府报告,所以整个链条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好的健康。
主持人:根本出发点还是患者的健康,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杨伟强:对,否则会被病人抛弃。在科技不断发展过程里,过去还有一些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所以消费者在接受一个药品的时候,同时还会体现某一些副作用,换句话说就是疗效是不是可以更好一点,起效是不是可以更快一点,是不是可以用更少的药达到更好的效果,一个药品在最早研发时,可能它的科技能力可能没有办法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原来的化学药品可以通过不同的剂型,让患者可以用到更新型的剂型,更好的缓解他们的症状,保护他们的健康。
我们说药物胶布,过去是口服或者注射,现在通过药物胶布表皮吸收达到治疗效果。在医药企业,非处方药品的企业,通过剂型更新换代,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给消费者,目的同样是保护我的品牌,目的同样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所以这两个是没有矛盾的。建立品牌的过程里,同样要满足消费者的健康,这是一个大前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