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心理学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010年10月18日 13:28 凤凰网健康 】 【打印共有评论0

改变组织气氛,从高层做起

记者:根据调查,在中国企业内部组织气氛压力是高级经理人最主要的压力来源,超过60%的人认为公司组织结构的特性不利于发展,56.8%的人认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您是怎样看待这种局面的呢?

路桑斯:企业集聚一定的财富之后,我们就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即领导力形态随着组织变化不断蜕变。我觉得就像心理资本里强调的乐观因素一样,乐观的管理者更愿意授权,更愿意引入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领导者。这样使得他们的内部结构更富于变化和弹性,因为他们更加不怕面对挑战,他们喜欢冒险,使得企业和组织处于良性的变化之中,这也会使得从上到下的沟通变得更加流畅。

其实上述问题,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日本企业过于封闭的管理体系,使得二战后他们获得了迅速和优质的发展,但也使得从19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日本公司陷入了长久的衰退之中。他们过于迷恋自己以往的风格了,这一点是危险的,也是值得中国企业家不断反思和品味的。

中科院心理所潘尧天博士解读企业创新与心理资本建设

2010年8月31日,中科院心理所潘尧天博士应邀来到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组委会,就“中国心理学家大会三家对话”--即心理学家、管理学家、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作为此次三家对话的总策划,潘博士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并列举了很多生动的实例,借以说明当前社会条件下创新型企业提升民族心理资本的重要性。

心理资本的概念及特点

心理资本是由美国管理协会前主席路桑斯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主要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和坚韧四个要素。

心理资本不同于以往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有所不同,前者是关注个体发展的积极取向,而后者这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关注了企业及个体存在的问题。

第二、心理资本的实证性研究,心理资本的各个要素都是经过了若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切实有效的,是在整合前人心理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全新概念,是能够经得起理论与实践的考验。

第三、心理资本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经过科学的训练和培训,能有效提高个体的心理资本。

潘博士给心理资本提出一个别名--“心理坚强”。这个和身体健康的概念相似,如果我们身体不好,需要经过自身的努力和锻炼以增强体质。而对于心理不坚强的个体,同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训练,以增强自身的心理资本。

众所周知闹的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正说明现代企业的员工心理不够坚强,面对挫折和困境不善于调节心态,所以才会接二连三发生坠楼事件。从这点来看,中国的企业在员工情感关怀方面并没有做到位。实际上,心理资本建设不仅关系到员工自身发展和企业的稳定,更关系到创新型企业的建设问题。

企业创新需要心理资本建设

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提出,中国需要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转变。

“要想企业从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需要具备两个成熟条件:1、企业最高领导者本身具有冒险、创新精神;2、企业领导人懂得如何将创新精神向公司下级组织传递。”

对于领导者的创新精神,是个体的价值观与思想的问题,实质上对领导的素质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而且领导的价值体系直接会对组织产生影响。如何提高创新精神?应该从提高管理者心理资本出发,从自信、希望、乐观、坚韧等方面加强自身的心理肌肉建设。

企业领导者具有了创新精神,如何向下级组织传递?这是需要有制度保障的。即使是在美国,真正的创新企业也并不多见,因为创新型企业是要靠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的:

1、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允许并鼓励员工积极尝试,并且会“像庆祝成功一样庆祝失败”,因为在创新型企业来讲,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新的尝试,都会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这样的话,组织的失败越多,经验教训也就越多,也更利于企业今后的创新发展。

2、企业制度建设:首先创新型企业提倡不同组织同时完成同样一项工作,部门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因为每个部门解决问题的切入角度并不相同,所以在工作完成后将部门之间的工作结果进行整合,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其次,创新型企业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为提出创新的员工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这是鼓励员工创新及出现创新型成果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最后,在创新型企业,会专门有一个或几个不同部门,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想方设法推翻目前已经成型的制度、技术等,通俗来讲,就是和传统部门对着干。他们会不断提出新的点子,为企业的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在企业的创业阶段,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成功成熟的经验越来越多,企业领导者就会越来越倾向于继承原有成功的经验以使得企业稳步发展。而实际上,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有持续的发展力,创新和继承经验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在探索创新及维持现有机制中维持一个平衡,即双灵活状态。这就对企业最高领导人提出了不低的要求,如何去维持这个平衡,是中国民营企业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曾经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的三个更有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只有加强企业领导的心理资本建设,提倡创建创新型企业,才能尽快实现全书记提出的三个更有作为。

回首中国及日本的改革开放30年,根本的区别在于产品的创新,实际上,这也正是日本能保持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正如路甬祥院长所说,中国需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而这一切,最终都需要加强员工及管理层的心理资本建设,为创新型企业的构建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基础教育入手,加强学生心理资本建设,为创新型企业培养可用人才

如果到员工进入企业之后再去谈心理资本建设,虽是亡羊补牢,但也为时过晚,而且主要是基于问题导向的。但如果从基础教育着手,在学校教育中时刻渗透学生心理资本的建设,从效果上来说会好很多。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较强,从心理学的研究来讲,早期的教育往往会形成首因效应,印象最为深刻。

2、我们的学校教育始终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方法,心理资本的建设可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契机,将教育的重点转到行为养成及创新精神培养方面,为以后的创新型社会奠定人才基础。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闫昭遐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