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为孩子上堂道德课(图)
2010年05月26日 17:35 凤凰网亲子 】 【打印共有评论0

孩子的道德意识是随着年龄逐渐形成的。

儿童心理学家们通过对孩子们如何做出判断、如何实施欺骗,如何“搞阴谋”等行为的长期观察,以及通过让他们观看冲突场景的录像,了解他们对这些场景做出的反应等实验,总结出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轨迹:

一岁同情一岁的孩子开始形成同情这种感觉,因此当周围的小宝宝哭的时候,他也会跟着哭,而当旁边的人笑的时候,他也表现得很高兴。

两岁安慰初步分享到了两岁,孩子们已经会安慰其他人了,比如抚摩被摔疼了的小伙伴,或者当妈妈哭泣的时候,给妈妈递毛巾。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认识到,可以把玩具、糖果和其他小伙伴分享。感受别人的感觉和分享是两到三岁的孩子能够做到的。

三四岁不可以偷窃和撒谎98%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知道偷窃、伤害别人和撒谎都是不对的。不过慕尼黑Max-Planck研究所的心理学家们发现,孩子们到了四岁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双重道的德标准,他们在智力上和社会能力上,已经能够揣摩别人的想法了,所以当他们为了得到某些好处,会去说谎话。他们口口声声说“偷东西是可耻的”,但是对于偷来的糖果,他们绝对不会拒绝并且觉得“好吃极了”。

学龄阶段基本的社会规范孩子们这个时候已经能把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区分开来。他们既知道不可以打其他小朋友,也知道对老师和长辈不能直呼其名。

孩子具备道德意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按照道德标准做事,因为这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积累。

在孩子的头脑里,道德意识和符合道德的行为之间还有很大的鸿沟,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不能实践他们遵守道德的愿望。这是因为,小孩子的知觉意识、世界观、生活经验都还需要进一步地收集。

因此,对于孩子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行为,我们应当宽容处之,而不要扣上一些同道德相关的大帽子:

1.当一个三岁的孩子跳上自己家的小汽车,握住方向盘得意地说“我会开车”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能把这看作是撒谎,因为这只是孩子还不能区分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到了五六岁,他就肯定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2.小孩子经常情况紧急的时候或者不得已的时候做出“不道德”的举动。比如,他们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撒谎。他们在幼儿园里打小朋友,可能是因为他感受到威胁,或者还不会用语言来解决冲突。

3.有的时候,小孩子采取“过火”行为的时候,只是因为他们想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结果,其他的人如何做出防御反应。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总喜欢揪其他小朋友的头发,这并不是因为他残忍,而是小朋友尖叫声让他觉得很好玩。因此,父母应该向他说明,被揪头发的小朋友会很疼的,他的行为伤害到了别人。这样,他就会停止这个恶作剧,因为他并不想弄疼别人。而文章开始的时候提到的诗诗也只是想告诉阳阳:不要乱动我的小兔子。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闫昭遐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